苏涛三部曲(三)宁静致远

by admin

请勿转载!谢谢!

在浙大流传着这么一句话:按照智商从低到高,人可以分成五种,2B,普通人,牛人,大牛,苏涛。所有人都不配和苏涛一个层次,只好把他单独列出来。

作为一个普通人,我们的生活是和牛人、大牛们隔绝的,他们居高临下态度傲慢,不屑和我们为伍。苏涛则不同,不管是2B,普通人,牛人还是大牛,他都会平心静气地和对方交流,态度谦恭,待人真诚,一点也不摆架子,从不装逼。所以,我们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,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苏涛讲解。也正因如此,苏涛从来不上自习,因为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帮助同学。

苏涛的专业是数学,但他的专长却远非如此。大一的时候,我们要学很杂的课,从哲学到文学,从经济学到伦理学,从生物到化学,从物理到机械,从数学到计算机,不论什么课,遇到不懂的问题,只要请教苏涛,肯定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。每天晚上,苏涛的寝室都挤得爆满,大家都拿着一堆问题请教他。

一传十,十传百,来请教苏涛的同学越来越多,开始只是塞满寝室,慢慢塞满了楼道,再后来队伍排到了蓝三门口,到了考试周,队伍都排到了蓝田大门!排队请教苏涛问题的人来自各个学院,有学计算机的,学物理的,学经济的,学材料的,学机械的,学通信的,学文学的,学艺术的,学医的,还有外语学院的;有本科生,还有研究生、博士生。不管遇到哪一学科的问题,在苏涛面前都迎刃而解。

那段时间,经常可以在98校园信息版看到有人发贴谴责插队、“占队”。甚至还有晚上吃过完饭就来蓝三门口打地铺的,阿姨轰都轰不走。

那时已是万人空巷,再没人去自习室、图书馆,因为所有人准备考试都靠苏涛。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05学年秋冬学期和春夏学期期末的时候,自习教室空空如也的寂静,以及蓝田门口人头攒动的队伍。大一结束后,苏涛换了寝室,没人知道他住哪,蓝田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自习教室又回到了原来的喧嚣。

在古代,评价一个人全面发展通常用的词是“文武全才”,现如今,武学已经被世人荒废,取而代之的是“文理全才”。通过前面的介绍,大家可能明白了一个道理:苏涛是文理全才。其实,这样说并不全面,因为我们忽视了苏涛的武艺。

说起苏涛的武艺,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,因为我没有见过他动手。江湖上传说,苏涛行事低调,不轻易展现功夫,见过苏他动手的人,要么已经死了,要么已经被抓进去了。我想,在坐的各位肯定都没见过他的功夫吧。

没见过他展示功夫,并不等于没听过关于他的传说。有一次乘出租车和司机聊天,他曾经是云南的边防战士,现在退伍回到杭州开出租车。当我提到苏涛时,他突然抽搐起来,我凑过去一看,才发现他早己两泪纵横。在抽泣声中,他给我讲述了当年一个青年只身一人闯入毒窝,在龙潭虎穴中赤手空拳勇斗全副武装的毒贩,最后全身而出,救出了卧底露馅即将被处死的人。那个即将被处死的卧底,就是那个司机;而勇斗毒枭的人,正是苏涛。司机对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情绪激动,好像又亲历了一遍当时激烈的场面。我向他反复确认,他说的苏涛和我认识的苏涛就是同一个人。后来他说什么也要让我带他见一眼苏涛,好答谢当年的救命之恩,为了不给苏涛找麻烦,我借口苏涛在外地推托了。

传说总归是传说,故事总归是故事,不知道真假,难辨别虚实。此乃道听途说之言,我就不复述这个故事了,以后有机会或许可以写成一部小说。

就算是这么十全十美都人也有弱点:苏涛一直是单身。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,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女人能配得上他,但苏涛却不这么认为。每当我们和苏涛探讨这个问题时,他总会教育我们:找女朋友不难,难的是两个人在一起持之以恒不弃不离,激情过后,逐渐产生厌倦,伤了对方的心多不好。苏涛还经常教导我们:结婚前不要OOXX,对自己负责,也对对方负责。我们听了痛哭流涕: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还能保持这么高尚的情操,真是世间第一稀有啊!

日升月落,斗转星移,转瞬间大学四年结束了。苏涛来到了温哥华的UBC攻读研究生学位。各位看官肯定心存疑问:苏涛这种人理应有更好的选择啊,比如MIT,伯克利,甚至出家当和尚,为什么去了UBC?这一切还得从八年前说起。

八年前,苏涛初中毕业,免试升入天津实验读高中。前文书说过,当初苏涛升初中的时候,天津实验的校长曾经许下诺言,苏涛初中毕业让他公费去英国旅游。正是那次旅游,决定了他现在的归宿。

到了英国,苏涛偶遇碰巧在英国开会、时任UBC校长的Martha Piper女士。Piper女士发现苏涛虽然年少,但胸中所学丝毫不比她差,将来一定能担当大任、大有作为,便跟着苏涛来到了天津。她对苏涛的父母承诺,等苏涛大学毕业就让他到UBC读研,相比其他学生,每年再多给他五千加元的奖学金。苏涛的父母认为此事非同小可,不敢妄加允可,便婉言谢过。哪想Piper校长不肯罢休,在苏涛家门口连等十天十夜,终于苏涛父母被其诚意感动,答应了她的Offer。

大四时,苏涛没有申请,却接连收到了MIT,哈佛、剑桥等名校的全奖Offer,甚至还有洛阳白马寺让他作副主持的邀请。他一概黯然婉拒,羡煞旁人。苏涛这样信守承诺,不为名利所动,反观一些拿到保研名额却出国、工作的人,二者灵魂孰清孰浊,毋庸多言。

言尤未尽,书篇有限。苏涛还有很多传奇经历,比如他如何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叱诧风云,如何在纽约Google总部呼风唤雨。当然,相比前面介绍的事迹,这些都是九牛一毛,不值一提。

很多朋友要问:我为什么要写这篇软文?其实这不是软文,其中很多事情都有根有据,我只是陈列一些事实罢了。

俗话说: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。每个人对苏涛的理解都可能是片面的。比如,也许有人知道苏涛站着有多高,有人知道苏涛躺着有多高。只有当你同时得知二者时,你才会发现:苏涛站着和躺着一样高!这样,你才算真正认识了苏涛。